首页 > 科普知识 > 生长激素

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——苯酚

发布时间:2022-02-28 新闻来源:安苏萌成长在线
名称、编号、分子式


(1)中文名称∶苯酚

(2)中文别名∶石炭酸;羟基苯

(3)英文名称∶Phenol

(4)英文别名∶Hydroxybenzene; Carbolic acid;Phenic acid

(5)UN号∶1671

(6)CAS号∶108-95-2

(7)ICSC: 0070

(8)RTECS号∶SJ3325000

(9)EC编号∶604-001-00-2

(10)分子式∶ C6H6O

(11)相对分子质量∶94.1



02
 理化性质




(1)外观与性状∶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。有特殊的臭味和燃烧味,有毒,有强腐蚀性,极稀的溶液具有甜味,置于空气中或日光下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红色,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后,由结晶变成液体

(2)密度∶1.06g/cm²

(3)相对密度;蒸气相对密度3.2;蒸气/空气混合物的相对密度;1.001(20℃,空气=1)

(4)蒸气压∶47Pa(20℃)

(5)熔点∶43℃

(6)沸点∶181.7℃

(7)爆炸极限∶空气中1.36%~10%(体积分数)

(8)溶解性∶易溶于乙醇、乙醚、氯仿、甘油、二硫化碳、凡士林、挥发油、固定油、强碱水溶液。几乎不溶于石油醚。常温下,苯酚可溶于水,但溶解度不大;加热后,苯酚在水中溶解度增大,当温度高于65℃时,苯酚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

(9)自燃温度∶715℃

(10)闪点∶79℃

(11)稳定性∶稳定



03
环境水平及人体暴露



3.1 环境水平和人体暴露

苯酚属高毒物质,人体摄入一定量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,长期饮用被苯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昏、瘙痒、贫血及神经系统障碍。当水中含酚大于5mg/L 时,就会使鱼中毒死亡。水体中酚浓度低时能够影响鱼类的泗游繁殖。苯酚浓度为 0.1~0.2mg/L 时鱼肉有酚味,浓度高引起鱼类大量死亡,甚至绝迹。水体中含酚类化合物时会使水体发臭,水生生物受这种水的影响,也带有臭味,这不仅使鱼贝类的质量下降,甚至使之无法食用。


3.2 暴露途径

呼吸吸入、食物和饮水摄入、经皮肤吸收。

3.3 毒性阈值

美国 EPA 制定的关于酚的标准指出,在酚溶液的浓度为2.56mg/L的条件下,会对淡水水生生物产生慢性毒性,3.5mg/L是该类化合物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极限浓度。职业接触限值∶阈限值∶5×10-6(时间加权平均值,经皮)。



04
 生物效应





4.1 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比较


苯酚从皮肤、黏膜和消化道都能吸收,苯酚经结合代谢产生苯酚葡萄糖甙和苯酚硫酸酯;少量被氧化成儿茶酚和氢醌后再结合,这些代谢产物氧化成醌后从尿中排出,并可以使尿染成绿色。苯酚从胃肠道吸收迅速,并且容易穿透皮肤、黏膜及其他组织。可以使细胞蛋白变性并产生沉淀。


4.2 体内和体外效应


苯酚是一种原型质毒物,对一切生活个体都有毒杀作用。能使蛋白质凝固,所以有强烈的杀菌作用。约0.2%浓度即有杀菌作用,大于1%浓度能杀死一般细菌,1.3%溶液可杀死真菌。本品稀溶液可使人体感觉神经末梢麻痹,产生局部麻醉作用,可止痒。苯酚在水中少量离解为阴离子(C6HsO-)与阳离子(H),但一般认为其消毒作用主要依靠非电离分子,与离解度无关。其水溶液很易通过皮肤引起全身中毒;其蒸气由呼吸道吸入,对神经系统损害更大。长期吸入低浓度苯酚蒸气或酚污染了的水可引起慢性积累性中毒;吸入高浓度苯酚蒸气或大量苯酚液溅到皮肤上可引起急性中毒。如不及时抢救,可在3~8h 内因神经中枢麻痹而残废。慢性苯酚中毒常见有呕吐、腹泻、食欲不振、头晕、贫血和各种神经系统病症。苯酚对水产和水生微生物、农作物都有一定的毒害。水中含酚0.1~0.2 mg/L 时,鱼肉即有臭味不能食用;6.5~9.3 mg/L 时,能损伤鱼的鳃和咽,使其腹腔出血、脾肿大甚至死亡。含酚浓度高于 100 mg/L 的废水直接灌田,会引起农作物枯死和减产。人对酚的口服致死量为530 mg/kg 体重。

致死剂量∶1000mg/kg(人经口)。

急性中毒∶LD5s0 317mg/kg(大鼠经口);LD50 270mg/kg(小鼠经口)。

刺激性∶家兔经眼∶20 mg(24 h),中度刺激。家兔经皮∶500 mg(24h),中度刺激。致突变性∶DNA抑制∶人 HeL 细胞1 mmol/L。姊妹染色单体交换∶人淋巴细胞5 μumol/L。

生殖毒性∶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(TDLo)∶1200 mg/kg(孕6~15d),引起胚胎毒性。

致癌性∶小鼠经皮最低中毒剂量(TDLo)∶16g/kg,40 周(间歇),致癌,皮肤肿瘤。


4.3 人体效应


苯酚主要是由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而引起中毒,属高毒类物质,为细胞原浆毒物,低浓度能使蛋白质变性,高浓度能使蛋白质沉淀,故对细胞有直接损害,使黏膜、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受到腐蚀、损害和抑制。胶黏剂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对皮肤、呼吸道及眼部产生刺激作用,引起皮炎、结膜炎与哮喘性支气管炎。

苯酚对人体任何组织都有显著腐蚀作用。如接触眼,能引起角膜严重损害,甚至失明。接触皮肤后,不引起疼痛,但在暴露部位最初呈现白色,如不迅速冲洗清除,能引起严重灼伤或全身性中毒。苯酚为细腻原浆毒物,能使蛋白质发生变质和沉淀,故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损害,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、肾功能,属高毒类。因此,任何暴露途径都可能产生全身性影响。通常酚中毒主要由皮肤吸收所引起,其腐蚀性随液体的pH 值、溶解性及分解度和温度等条件而异。苯酚对组织的穿透力极强,仅在小面积皮肤上使用,高浓度(10%以上水溶液有腐蚀性)外用可引起皮肤组织损伤,甚至坏死。用于体表皮肤的水溶液,浓度不宜超过2%,外用后不加封包。苯酚对皮肤与黏膜具有腐蚀性,尿布皮炎患儿和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。过量的苯酚在暴露的伤口甚至完整的皮肤上被吸收后,可引起严重甚至是致死性的中毒反应,故破损皮肤或伤口不能使用苯酚。酚软膏 (2%)用于皮肤科防腐止痒。酚甘油(2%)用于中耳炎。苯酚对组织的穿透性极强,易从皮肤黏膜及创面吸收,故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。一般用于体表消毒的水溶液浓度不应超过2%。

短期接触的影响;该物质和蒸气腐蚀眼睛、皮肤和呼吸道。吸入蒸气可能引起肺水肿,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、心脏和肾脏有影响,导致惊厥、昏迷、心脏病、呼吸衰竭和虚脱。接触可能导致死亡。影响可能推迟显现。需进行医疗观察。

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∶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。该物质可能对肝和肾有影响。


4.4人群特征


成年人苯酚中毒∶成人吞服0.3g 苯酚即可引起严重症状,吞服3g(儿童1g)可致死,主要引起肾脏损伤。如误服后,应立即饮用蛋白水、甘油、牛奶或植物油,严重者应送到医院静滴5%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,皮下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0.25~0.5g。

儿童苯酚中毒∶苯酚对婴儿有致命性。误服苯酚可引起广泛的局部组织腐蚀,引起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出汗或腹泻。可出现短暂的兴奋,随后知觉丧失循环和呼吸抑制,肺水肿,肝坏死和肝功能衰竭。



05
 诊断和治疗



5.1 诊断

急性中毒∶吸入高浓度苯酚蒸气可引起头痛、头昏、乏力、视物模糊、肺水肿等表现。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,出现烧灼痛,呼出气带酚气味,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,可发生胃肠道穿孔,并可出现休克、肺水肿、肝或肾损害。一般可在 48h 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,血及尿酚量增高。皮肤灼伤;创面初期为无痛性白色起皱,继而形成褐色痂皮。常见浅I 度灼伤。可经灼伤的皮肤吸收,经一定潜伏期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表现。眼接触∶可致灼伤。

慢性中毒∶可引起头痛、头晕、咳嗽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,严重者引起蛋白尿,少数人可有肝功能异常。接触苯酚的工人可发生刺激性接触性皮炎,但苯酚不是过敏原。


5.2 治疗


中毒时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。皮肤污染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20 min;用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甲基化酒精混合液(2∶1)抹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再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。口服者给服植物油15~30 mL,催吐后温水洗胃至呕吐物无酚气味为止,再给硫酸钠15~30 mg。消化道已有严重腐蚀时勿给上述处理。早期给氧。合理应用抗生素。防治肺水肿,肝、肾损害等对症、支持治疗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视灼伤程度及中毒病情而定。病情(包括皮肤灼伤)严重者需早期应用透析疗法排毒及防治肾衰。口服者需防治食道瘢痕收缩致狭窄。眼接触;用生理盐水、冷开水或清水至少冲洗15 min,按眼灼伤处理。


5.3 急救措施


(1)皮肤接触∶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甘油、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(7∶3)抹洗,然后用水彻底清洗。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,至少15 min。就医。

(2)眼睛接触∶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in。就医。

(3)吸入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
(4)食入∶立即给饮植物油15~30 mL。催吐。就医。



06
儿童苯酚中毒



儿童使用1g 苯酚即致死,主要引起内脏腐蚀,感觉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出汗或腹泻,出现短暂兴奋,随后知觉丧失,引起肺水肿、肝坏死和肝功能衰竭。

儿童受到苯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,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。在我国,儿童健康受苯酚危害已是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。儿童苯酚中毒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,多部门合作开展健康教育,进一步完善儿童苯酚中毒的预防措施。

参考文献

[1]环境保护部.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——化学第一分册.北京: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,2009


分享至:

版权所有 ©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皖-非经营性-2021-0080  皖ICP备05016497号-2

所有栏目